在《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中,第九条明确规定:“重点用能单位应当按照《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等相关标准的要求,建立健全能源管理体系并使之有效运行。”这一条款强调了重点用能单位在节能管理中的重要责任和具体行动方向。
在这个全球倡导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能源管理已成为企业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对于重点用能单位而言,能效升级更是刻不容缓的任务。而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正是这些单位实现能效飞跃的硬指标。
重点用能单位的定义
1、年综合能源消费量一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用能单位;
2、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指定的年综合能源消费量五千吨及以上不满 一万吨标准煤的用能单位。
注:能源消费的核算单位是法人单位。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范围
根据能源管理体系实施企业组织的能耗设备、设施以及系统用能方式等特点的共性,将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按照能源供给和能源需求这两个方面来划分为15个业务范围。
能源供给共有5个业务范围,包括煤炭,油、气,电力,热力,以及其他(地热、分布式能源、余热)等。
能源需求共有10个业务范围,包括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筑材料,纺织,造纸,机械制造,交通运输,公共机构以及其它。
能源管理体系的认证条件
1.取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有关机构注册登记的法人资格或其组成部分;
2.按照GB/T 2333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及相应的《能源管理体系行业认证要求》建立了能源管理体系且正常运行至少6个月以上;
3.取得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许可文件(适用时);
4.组织遵守有关主管部门对能源管理方面要求的信息(适用时);
5.组织承诺获得认证后发生与能源有关的重大事故将及时向认证机构报告。
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的意义
1、提高企业整体的能源效率和经济效益。
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将企业管理能源的视角从单一的产品或者企业单元的效率转向整个企业的能源效率,从而拓宽了视野,有利于促进企业整体能源效率的提高。
2、保障企业能源管理的合规性。
能源管理体系标准要求企业能源管理工作符合国家能源方面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其他要求,从而促使企业有效地贯彻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等,促进节能目标的实现。
3、提升企业能源管理的技术水平。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企业产品和过程设计中,充分考虑能源的合理利用,借鉴节能新技术和方法、最佳节能实践和经验等,促进企业能源管理技术水平的提升。
4、建立高效运行的能源管理结构。
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实施解决了传统的能源管理方式中“职责不清、结果不明、程序不规范”等问题,可建立和完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能源管理结构。
5、提高企业能源管理效益。
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实施可以帮助企业采用低成本甚至无成本的管理手段来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6、有利于获取国家政策支持。
配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总体要求,完成节能指标,可获得国家各类奖励和财税政策支持。
7、树立良好社会责任形象。
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并获得第三方认证,易于获得外界对企业的能源管理工作和自律机制的认可,有利于企业赢得节能减排、环境友好及可持续发展的声誉。
ISO27000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流程及费用是什么?IATF汽车行业质量管理标准新发展UL认证收费标准高新技术企业能否顺利办理下来,需要满足这几个条件哪些生产经营企业需要做环评2023年申请英国商标需要进行哪些流程?有机产品认证申请书,有机产品认证证书样本商业秘密维权要点与合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