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点进此篇公众号的大家,和笔者一样都有过一个疑问,那就是:高价值专利真的能培育出来吗?说实话,在刚入行的时候,笔者对“高价值专利可判定”以及“高价值专利可培育”这两个点持怀疑态度。时至今日,笔者仍不敢妄下定论,但有些思路和见解想跟大家分享。
01、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回归本质找答案
想要认识“高价值专利”,需要搞清楚高价值专利产生的背景和目的,并最终落脚到什么是高价值专利。
在探究高价值专利产生的背景和目的时,笔者曾产生过这样的疑问:高价值专利这一概念是“中国特色”还是“舶来品”?若属于中国特色,那么这一概念被催生出来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若属于舶来品,那么在回溯背景时,就需要考虑引入这一概念是为了借鉴或参考哪方面的内容。
在查阅文献时,笔者未能找到准确定位高价值专利一词来源的文章,但关注到了这样几点信息:
1.在我国,高价值专利“是由专利价值和专利质量两个维度衍生而来的新名词”,“是新时代背景下有关层面为了追求专利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应运而生的政策性元素”;
2.“根据PatentVector公司提供的知识产权价值方法,美国专利价值的总值全球最高”,但“美国政府其实很少提到专利价值的概念,更多的则是将‘专利质量’和‘创新’作为最核心的工作”。
结合我国的高价值专利相关政策,我国在国家层面第一次正式使用“高价值专利”这一概念是在2016年12月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在规划中,高价值专利一词出现在“专利质量提升工程”专栏,相关表述为“营造良好的专利保护环境,促进高质量创造和高价值专利实施”。关注规划的背景,发现背景中指出我国存在知识产权“数量与质量不协调”、“转移转化效益还不够高,影响企业知识产权竞争能力提升”等问题。
基于上述内容,回归“高价值专利是中国特色还是舶来品”这一问题,笔者认为:高价值专利是中国特色表述,但可能存在“借鉴”的成分,“借鉴”的不是概念,而是专利工作的着力点。
展开来讲,高价值专利是在“我国专利数量持续增长,但专利质量未能同步提升,大量专利难以实施和运用”背景下提出的概念。提出这一概念的主要目的是:增加能发挥价值的专利数量,也就是为“专利价值”服务;而若要实现这一点,则需要在“专利质量”上下功夫。这和美国“将专利质量作为核心工作”的做法其实殊途同归,但中国的特色表述将落脚点放在了“高价值”上。
对于为什么中国特色表述会把落脚点放在“高价值”,想必有其用意,笔者在此就不加以揣测了。但为了能解决“高价值专利真的能培育出来吗?”这一困惑,笔者还是尝试重新解释和认识中国视角下的高价值专利。
02、???????从问题角度出发认识高价值专利
如前所述,高价值专利这一概念提出是为了解决问题,那么从问题的角度出发,也许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高价值专利。
对高价值专利解决的问题进行总结,其实主要集中在两个层面,一是解决专利质量不高的问题;二是解决专利价值发挥不出来的问题。也就是说,高价值专利最起码应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分别是“高质量”和“高价值”。
至于“高质量”和“高价值”如何界定,目前学界和实务界尚未形成统一,但切入的角度无非是“技术”、“法律”和“经济”这三个方面。换句话说,目前主流观点中,技术、法律和经济是衡量专利的几个重要指标。而这些指标中,具体哪些解决专利质量问题,哪些解决专利价值问题,现有文献则鲜有论述。
笔者认为解决专利质量问题需要同时满足“技术基本指标”和“法律指标”。也就是说,首先,技术含量要满足申请专利的基本要求,即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其次,要把专利“写好”,在撰写时要考虑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保护强度,以及侵权可判定性。
而解决专利价值问题则需要在满足专利质量指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技术进阶指标”或“经济指标”。换句话说,在高质量的基础上,技术层面更进一步(如技术具有先进性、成熟度高、不可替代、应用前景好等),亦或者经济层面将专利“用好”(如专利商品竞争力高;专利转让、许可、质押效益好;实现了攻击、防御、提升影响力等战略目标)的专利则可视为高价值专利。
03、???????所以高价值专利可培育吗?
明晰了高价值专利产生的背景及目的,以及高价值专利的应有之义与衡量指标后,笔者将视角拉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高价值专利真的能培育出来吗?”。
对于这一问题,笔者现在的观点是“能”。实际上,“培育高价值专利”本质上就是“解决专利质量和价值问题”。
再次回归到高价值专利的衡量指标,其实不难发现,在技术含量一定的情况下,只要尽可能把专利写好、用好,就可以让专利的质量和价值有所提升,就可以通过解决问题和事前干预的方式来实现“产出高价值专利”的目标。而要把专利写好、用好,则需要技术创新主体和专利服务机构的共同努力。
最后,笔者还有一则心路变化历程想分享。在文章最开头,笔者说过“时至今日,笔者仍不敢对高价值专利可判定和可培育这两点妄下定论”。虽然本文最终得出的结论是“高价值专利能培育出来”,但该结论其实更侧重于过程论和问题解决的视角。若从结果论角度出发,可能“高价值专利”只有那些在诉讼中处于不败之地、在保护期内取得高效益的专利才算吧。在早期,其实笔者对于高价值专利的考量也更偏结果论,但随着思考的不断深入,笔者认识到高价值专利背后承载更多的其实是“解决问题的急切需求”和“朝向高价值目标前进所做出的的努力”。基于此,笔者相信且认为高价值专利可培育,所以,正在看此篇文章的大家呢?
参考文献
1.孙智,冯桂凤.高价值专利的产生背景、内涵界定及培育意义[J].中国发明与专利,2020.17(11):37-44.
2.吴征高低.高价值专利,丢掉“面子”,拾回“里子”(附老兵文章:也谈专利价值)[EB/OL].(2022-05-06)[2023-05-13].https://mp.weixin.qq.com/s/khZTo7TOxXDv_Wy3exqbAQ
3.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的通知[EB/OL].(2016-12-30)[2023-05-13].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1/13/content_5159483.htm
4.姚东华.如何培育高价值专利、做实专利的高价值?听听专家怎么说[EB/OL].(2019-07-19)[2023-05-13]. https://mp.weixin.qq.com/s/rAR69-pQOawPBokkKgGp8Q
5.马天旗.高价值专利培育与评估[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8:2.
菲律宾商标注册流程是怎样的?去哪可以申报ISO质量管理体系要多长时间iso9000是什么工作?ISO9000工作流程是什么认定一个高新技术企业一般要多少钱?iso10012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最新版本在老挝,怎样注册自己的商标?透射电镜电子衍射在晶体结构分析中的应用MSA—实施MSA的目的和意义